认识自我,是一场漫长的旅途,能让我们在遇到人生岔路时,找准前行的方向。为了帮助外院er们正确认识自我,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外国语学院心晴驿站于2025年3月24日14:00-16:00在教一101成功举办了“打开心窗,认识自我——探索我的小宇宙”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大学生健康中心王丹老师主讲,赵欣怡同学担任主持人。参与讲座的还有外院心理专干杨悦老师、心晴驿站全体成员及外院学生们。

讲座伊始,王丹老师以“如何正确认识自我”的开放式提问引发思考。她指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往往存在“熟悉却模糊”的现象,有时显得些许片面,于是她循循善诱,带领大家开启一场深度的思考,帮助同学们一同踏上认识自我的探索之旅。
王丹老师围绕自我认识的概述展开详细阐述与分析,内容涵盖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这三个方面。生理自我指的是对自己外貌特征、身体状态等方面的认知,这些大多是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不过王丹老师向同学们强调,生理基础虽难改变,但心理成长与社会适应充满无限可能。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只要持之以恒地精进自我,就能改善个人形象,进而在心理和社会层面不断突破,成就卓越。

紧接着,王丹老师进一步向同学们分享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具体路径。她提到,同学们可以借助培养通用能力来提升社会能力,强化自身责任感。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能力组合体:比如有些同学擅长沟通,可以重点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把语言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王老师特别强调,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保持兴趣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因为热爱能让人在专业道路上走得更坚定、更长远。

谈及如何提升心理自我,王丹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了实用的建议。她指出,个体对心理状态的认知主要涉及智力、性格与气质等多维度要素。基于此,培养自信心是有效途径,可以试试在公开场合发言,通过获得积极反馈增强自信,即使表现未尽理想,也能从中汲取经验。其次,王丹老师强调合理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性,主张明晰自身需求,并在积极应对问题的同时,为思想与行动保留适度弹性空间,这种调节方式不仅能强化心理韧性,更有助于深化自我认知。此外,王丹老师特别指出,真正的成长并非苛求完美,而是要学会坦然接纳自身的不完美。

至此,本次心理讲座圆满结束。该讲座旨在向同学们阐明,认识自我不是终点,而是个人成长的起点。驿站也希望通过这次讲座,为同学们带去生活中的帮助和心灵上的抚慰。期待各位外院er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深化自我认识,明晰个人志趣,在探索与与实践中不断突破自我,成就更好的自己。

(驿站成员与老师合影留恋)
通讯员:王贝
指导老师: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