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工程学院】设计工程学院专场之“花束般的爱情”心理健康教育 专题讲座顺利开展

作者: 时间:2024-11-09 点击数:

116日下午14:30-16:00,设计工程学院“艺心”设计心理工作站在综二-105组织开展了武汉晴川学院设计工程学院专场之“花束般的爱情”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本场讲座特邀武汉晴川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彭思怡老师为主讲嘉宾。

本次心理讲座彭思怡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采用提问的方式以"当代人的恋爱为何会成为难题?"的疑问,围绕“爱”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在此之前,彭老师首先提出了爱情的必要性。“爱”不是心灵鸡汤,而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渴望,甚至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通过跟他人的情感联结来获取安全感。

彭老师借"斯腾博格爱情三角理"引入,"斯腾博格爱情三角理论"及指亲密,激情,承诺。“亲密”是指与伴侣间心灵相近、互相契合、互相归属的感觉,属于爱情的情感成分,是爱情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激情”是指强烈地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产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动机,也就是与“性”相关的动机驱力,属于爱情的动机成分;“承诺”则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分,短期的部分是指个体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的部分是指对两人间的亲密关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诺,属于爱情的认知成分。

彭老师老师还举了与""相关的例子,例如焦虑型依恋:焦虑型依恋的人会时刻黏着恋人,特别害怕分开。如果对方真的离开,他们就会大哭大闹,使出浑身解数让对方回来。可是当对方回来之后,焦虑型依恋的人并不会破涕为笑,反而会表达更强的愤怒,甚至拳打脚踢,把对方赶跑。所以,这种依恋风格也叫“焦虑矛盾型”,一边需要关系,一边又在伤害对方。

对此,彭老师指出"理想的爱"的真实状态。健康的亲密关系,依托的是两个人的独立和自信。 比如有各自的职业和兴趣 、有各自的朋友圈、具备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自己独立的时间和空间。

在生活中,要学会正确对待失恋,也许是一个自我治愈、成长的机会。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学会释放,不要刻意回避自己的想念,允许自己偶尔陷入美好回忆,不必刻意去回避它,这是从心碎到治愈的必经之路。不必过度反思自己,警惕自我批评带来的二次伤害。过度总结、自我贬低、自我评价过低,结果进入开始下一段恋情的死循环。

同时在讲座中,彭老师讲到性别多元化的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告诉学生应该如何认识“性”、谈“性”、理解“性”这个话题。指出我们无论是在恋爱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对“性”有正确的认识,性教育是一个贯穿人一生的问题,很多同学当看到或谈及有关“性”的话题都会下意识的去躲避,觉得这是一个很羞耻的话题,这是完全不对的。关于“性”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去看待,去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成长,确保周期内的健康、福祉和尊严。

经过彭思怡老师温暖而启迪心灵的精彩讲述,我们仿佛被一束束绚烂的花束照亮,明白了作为大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活出自己的精彩,无论在哪个维度上探索,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在探索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或许会有擦肩而过的心动,或许会有命中注定的邂逅,但正是这些经历,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爱情观。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作者,不必急于为故事添上爱情的篇章。对的人,也总会在某个转角,与我们不期而遇。感谢设计工程学院每一位同学和老师的热情参与与共同努力,让本次“花束般的爱情”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得以圆满落幕。愿我们都能怀揣着对生命的热爱,勇敢地探索未知,活出自我,迎接那属于我们自己的、如花束般绚烂的爱情。


Copyright © 201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