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未必力量大:社会懈怠对群体的影响

作者: 时间:2021-05-19 点击数:

我们在打游戏的时候会不会想着“要是能有个大神带带我就好了”,在学习上遇到不会的问题时会不会想着“没关系等一下问问别人就好了”,好像我们遇到难题时总是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要是别人也不擅长解决你遇到的问题呢?

 

最近我有一门课临近结束,班上的同学被分成小组做结课作业。刚开始我是很开心的,觉得几个人一起做一个作业肯定会轻松很多。但是正因为小组成员都有这样的想法,作业主题的敲定、方案的选取、草图的绘制我们组比其他小组都慢几拍,老师也三番五次委婉地提醒我们要加快进度。于是我了解到,有时候一件事情你想依靠他人一起完成反而不如自己独立完成的效率高,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

法国心理学黎格曼(Ringelman,1913)进行过一项实验,专门探讨团体行为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他要求参与实验的工人们尽力拉绳子,并测量拉力。研究发现:工人独自拉绳时,个体平均拉力为63公斤;3人团体一同拉绳时,总拉力为160公斤,人均拉力为53公斤;8人团体总拉力为248公斤,人均只有31公斤,只是单人拉绳时力量的一半。黎格曼把这种个体作为群体中的一员进行群体活动,会降低自己的努力和表现水平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社会懈怠现象呢?

首先,我们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但是其实有时候这种说法并不可取。我们在做群体作业时,评价的好坏是由群体一起承担,个体不必为某件事的好坏负责,所以当个体在群体中,个人的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被分散了。个人的努力难以衡量,也就难以做到全力以赴。

其次,在做群体作业时,个体也许会因为有其他组员加入而产生依赖心理,在这种依赖心的影响下,个人做的努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少了,从而使小组的进度难以达到想要的预期。

最后,在完成一个小组作业时,每一个组员都是小组的一部分,来自外部的影响并非只是影响一个人,而是影响所有组员。发生的情况如外界的压力,会让每一个小组成员所接受外部影响增强,个体在小组中原本的努力程度可能会不自觉地被影响。

 

当社会惰化作用明显降低了群体的工作效率,作为群体的一员,我们该如何调整状态呢?

(1)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和责任感。帮助小组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

(2)将小组作业当成自己的作品,认真对待。让组员感到自己与群体作业和评价息息相关,并且对自己要做的事进行规划,督促自己完成任务。根据时间管理象限,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让组员对自己要做的任务分配好时间,合理规划,在时间充裕的条件下,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未雨绸缪,高效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10D31

 

(3)可以在完成一项任务后进行自我奖励,同时也可鼓励组员一起加油,让压力转化为动力,共同进步。

(4)如果你是这个小组的领导者,可以分布好小组成员的任务,定期公布整个小组成员的工作成绩和进度,使大家都感到完成好工作的成就感和小组的归属感是可评价且有用的。如果是一个大组,就可以将它分为几个小规模的组,使得小组成员能够正常接受发挥自己能力且分工明确。组长在必要时可以私信老师或者上级,提出让小组减员的建议,从而使小组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总结以上几点,我和组员连夜制定了我们接下来的计划和分工。实践出真知,现在我的小组作业已经顺利收关,刚开始并不完美的构想因为我们的努力和恰当的分工,变得更加细致和精美。

A2A98

 

“成功者善自救。”我们从别人身上寻求的帮助和安慰有时并不牢固,甚至自身的努力也会因社会懈怠作用大打折扣,不能发挥出我们应有的水平。我们应该做的是从美好幻想中抽身,好好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相信自己,永远不要放弃,人生的路要自己行走,成功也要靠自己去争取。

 

Copyright © 201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