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渴望被关注?

作者: 时间:2025-05-02 点击数:

有的人为了收获他人的笑声与赞叹,在社交场合妙语连珠;有的人精心打扮,在人群中刻意展示自己,不放过任何一个成为焦点的机会。我们好像都渴望着他人关注自己,这有可能源于对自我认同的追寻。

亲密关系不应是情绪的垃圾桶

自我认同

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 “理想自我”,期望成为自信、有价值、被认可的人。而外界的关注与积极反馈,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帮助我们确认自己是否接近 “理想自我”。例如,一个孩子在学校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后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会让他觉得自己是聪明且优秀的,从而获得自我认同。

社交连接的需求

人是社会性动物。当我们分享生活点滴、发表独特见解,收到他人的回应和关注时,会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以在社交媒体上发动态为例,每一个点赞、评论都像是一次温暖的握手,让我们觉得自己与他人紧密相连。那些总想引起他人注意的人,可能是内心对社交连接有着更深切的渴望,希望通过他人的关注来确认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的位置,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与依靠。

心理需求的表达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比如,尊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人们会通过吸引他人注意,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期望赢得他人尊重;当归属与爱的需求缺失,就会试图通过成为焦点,吸引他人靠近,填补内心对亲密关系和归属感的渴望。

童年经历的影响

童年时期的成长环境对成年后的行为模式有着深远影响。若孩子的需求总是得不到回应,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长大后就可能极度渴望他人关注。因为童年时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会在潜意识里驱使他们在成年后不断寻求弥补。

了解总想引起他人注意背后的心理秘密,能让我们对自己和他人有更深刻地理解。若你是那个总渴望他人关注的人,不妨尝试从内心出发,自我接纳、自我认同,积极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来满足情感需求。若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也请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因为他们的行为背后,或许藏着一颗渴望被看见、被爱的心 。

(文章转载自“北京市海淀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