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社恐”面具,大胆做自己

作者: 时间:2023-04-13 点击数:

你“社恐”吗?社恐又名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因为过分害怕社交环境和别人对自己产生的负面评价而影响到正常工作、生活的心理障碍。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用“社恐”描述称呼自己,对正常社交产生不必要的紧张与尴尬,这种社交焦虑或许没达到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但的确影响到了其正常的社交生活。鲁迅曾说:“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而想要摆脱这种心理上的不舒适感,与他人进行正常平和的交流,减少社交恐惧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直面恐惧,回归理性。

对于社恐人而言,日常普通的社交也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去“应付”,最终身心疲惫,苦不堪言。为了摆脱社交中这种不自在,甚至有恐惧的感觉,社恐人通常有两种对应方式:社交回避和强制社交。

   所谓的社交回避就是出门必戴口罩,遇见熟人就躲,即使直面碰到也要在心里默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局促、躲避,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手忙脚乱。但最后你会发现,越逃避社交,越强化恐惧。

而强制社交就是开展“尬聊模式”,强迫自己融入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圈子,使自己表面看上去“谈笑风生”,实则在交谈中大家都很尴尬,这样的社交挫败感会让你再次陷入社交恐惧中,这一场“自我保卫战”最终会宣布失败。

二、拒绝定义,学会“和解”。

社恐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恐怖,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心理,只是个人程度不一样。社恐不是内向,而是我愿意接触这个世界,却又因为我的恐惧一次次退缩。我们应该明确,社交恐惧不是一种错,它并不是我们主观意识里决定,而是由自己的经历,所处的环境等因素所共同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拒绝定义,与“社恐”和解。

三、告别社恐,增强自信。

明知道是自己对正常社交有过多的焦虑的想法,为什么还是让“社恐心理”得逞呢?这是因为,人的潜意识有一个独特的清净混淆机制,让我们对自己的想象信以为真,这样才能制定出可行的灾难后备方案,确保个体的安全,这属于潜意识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那我们如何才能摘下社恐“面具”,迎来更好的生活呢?

(一)增强自信

心理学家马尔慈说:“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很蠢的,你用肉眼看到一件喜悦的事,他会做出喜悦的反应:你看到忧愁的事,他会做出优愁的反应。”因此,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正确的自我肯定能很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二)克服害怕,接纳恐惧

社交恐惧症主要是由一种“怕”的心理引起的,如怕见陌生人、怕难为情、怕表现自我等。因此防治就需要在长期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逐步培养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有意识地多接触周围的人和事。我们可以尝试接纳自己的恐惧,顺其自然与他人平和自然的相处。

(三)举止自然,做自己

不要过分在意自己的举止和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保持正常社交,平时自己怎么说、怎么做在社交中也如此,让社交行为成为一种习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将摆脱社恐人,成为下一代社交达人!

 

歌德在《浮士德》中说过:“不屈不挠追求的人,就不是不可救赎。”我们要努力去克服,一点一点地丢掉社恐“面具”,做最真实的自己,如果为了追求月亮而努力,即使失败了也或许可以抓到繁星呀。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心理焦虑、恐惧等问题也可以积极寻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帮助,通过预约心理咨询我们可以和咨询师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在沟通过程中帮助我们缓解焦虑、减少恐惧能够进行轻松自然的社交。

 

Copyright © 201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